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动态
裕安区检察院创育“特色” 提升执法规范化标准化
浏览次数:529发布时间:2016-08-12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基层院建设“八化”目标,狠抓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日常工作中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培育特色,2016年被高检院评为第六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一)加大办案力度,推动业务工作上台阶。

保持自侦亮点。打造“六位一体”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2014年以来立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53件70人,其中科级以上干部35人,大案比例92%以上,2015年在全市检察业务考评中两反部门均位居第一。今年1—6月份,该院已立查职务犯罪12件21人,侦结移送起诉22人,自侦工作保持了错位、高效、良性发展态势,切实服务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维护了民生民利。

增强预防亮点。今年,为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该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村级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年”活动,对全区村级干部预防全覆盖,目前已在6个乡镇开展活动,600余名乡村干部受教育。该区区委书记、区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书记批示活动“必将对我区的农村政治生态,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培育公诉亮点。增强指控力度,对职务犯罪案件重点办、优先办、快速办,2015年10月,该院连续安排7天时间集中指控11起职务犯罪案件;去年,该院还成功起诉公安部、省院挂牌督办的霍邱县吴正宏等24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组织者吴正宏终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在日常工作中该院建立了检委会委员听庭常态化机制,组织检委会委员、其他干警定期和不定期到庭审现场旁听公诉人出庭公诉,对出庭公诉人形象、举证、辩论等各方面进行评议,帮助公诉人发现不足及时总结、改进,有力地促进了公诉人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执法档案,推动执法规范化标准化。

2015年,结合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该院在全省范围较早建立了检察人员执法档案制度,专门制定出台《检察人员执法档案实施办法》,明确了建档对象:包括侦监、公诉、两反等部门所有从事执法办案、具有办案资格的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实行分类建档、一人一档;明确了档案内容:主要包含三项内容:一是执法质量数据库。包括本院和上级院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抽查的结果;办理的大要案、抗诉案件、追诉案件、捕后不诉、撤案、无罪案件、改变定性等反映检察业务水平、办案能力的核心数据。二是执法作风、执法纪律档案。如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的案件质量督察、办案纪律和执法过错责任评议内容。三是业务培训和奖惩档案。如政治处收集的检察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所受的各类表彰或惩罚等综合评价检察人员执法素质的指标。检察人员执法档案直接与干警晋职晋级、评先评优挂钩,具有监督、评价、激励三大功能,制度设立后,该院已为所有符合条件的26名检察官建立档案,执法档案业务数据在内网公式,执法随意性,办案多少、好坏有力比较,极大地激发了干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深化检察公开,倒逼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新发展。

率先公开听证,主动适应司改。2015年该院率先在全市建立拟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制度,专门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和法学教授等17人担任听证员,改造升级了规范化的案件审查听证室,对制度建立后的15起拟不起诉案件全部公开听证。在拟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制度成功的基础上,该院还探索开展了捕前公开审查,在办理安徽省首例以非法信访要挟敲诈勒索政府及工作人员的吴正荣案件时,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院教授、律师代表及新闻记者等,就该案是否逮捕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让逮捕决定的做出更公开、更有说服力。

打造新媒体品牌,深化司法公开。该院创新思路,建立“两微一端一站”新媒体平台,以“一套新媒体宣传制度、一间新媒体工作室、一支新媒体宣传团队和一条快捷宣传渠道”“四个一”新媒体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由被动应对、到主动发声、再到良性互动的检察宣传新路子。2015年该院通过微博对霍邱吴正宏等24人涉黑案7天庭审和一审宣判微博同步图文直播,群众阅读近70万次、互动800余条,《检察日报》、人民网、高检院等分别予以报道、转发,反响良好。今年,该院在官方微信上开辟了“律师谈检察”栏目,邀请市内著名律师座谈规范司法行为和检律关系构建,同时,把新媒体与扶贫、预防工作对接,打造“互联网+检察扶贫”特色网络,获得大批粉丝关注的同时得到了多方赞誉。(裕安区检察院  华斌)

主办单位:中共六安市裕安区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六安市龙河西路裕安区行政中心七楼
网站备案:皖ICP备12006690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