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综合治理
浅谈农村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
浏览次数:1837发布时间:2017-07-23

近年来,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如何减少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越来越成为当前公安机关乃至整个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全国重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现状,就如何有效管控农村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谈几点个人想法。

  一、单王乡全国重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现状

  目前,单王乡建档在管的全国重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共有27人,其中女性精神病人3人。从年龄上看,30岁以下有3人,30岁至40岁有8人,40岁至50岁有14人,50岁以上的有2人。今年以来已入院治疗3人。单王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在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中采取一些有力措施。

  ㈠深入排查,摸清患者底数。该所结合“一村一警”、社区警务及“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等基础工作,采取入户走访、调查访问等方式,深入摸排,采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信息,实时会同医疗卫生部门进行医疗诊断和风险评估,对符合管控条件的27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及时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病人管理信息系统,一人一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

  ㈡加强管控,落实管控职责。该所与纳入管控的27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全部签订了监护责任书,督促监护人自觉履行监护责任;与民政、卫生等部门密切协作,全面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的活动轨迹,落实动态管控措施,对发现的肇事肇祸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对轻度精神病人及有发病前兆的疑似精神病人,督促其家人及时带病人前往医院治疗,做到防范在前。

  ㈢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置。对发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报告党委政府,落实随访随诊、风险防控、监护管理、服务救助等措施,确保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不因疏于管理而危害社会和他人、不因监护不落实而发生意外。涉及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该所及时处警,规范处置,控制事态,及时将患者送医治疗,防止恶性案事件发生。

  二、农村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部门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的重视,各种政策也在逐步落实,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的不断提高,患者人数也逐年增长,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得到一定控制,但管控工作仍然存在短板。

  ㈠实际管控方式单一。目前,农村精神病人的监护方式主要以家人看管为主。派出所、村委会对精神病人虽然进行管控,但因精神病人病情发作具有突发性,他们往往只能向政府部门提供信息,督促其亲属加强监护,方式单一,并无解决根本问题之办法。

  ㈡家庭经济条件差。从该所管控的精神病人年龄来看,主要集中在30岁至50岁之间,而且以男性患者居多。精神病病程长、治疗费用高,导致家庭长期处在贫困线下。农村不少精神病患者因困难家庭,治疗费用无法解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㈢部分患者亲属无力监护。目前,单王乡的精神病人监护人年龄有以下几个层次,30岁至50岁为4人、50岁至60岁5人、60岁至70岁7人、70岁以上11人,最大年龄84岁。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患者家属的“老龄化”严重,有心无力,难以落实日常监护责任。

  ㈣肇事肇祸防控难。精神病人中尤其是“武疯子”,由于发病时间、发病地点难以控制,行为也违背常理,肇事肇祸有不可控性,管控较难。同时,实施侵害行为时,侵害目标不确定,往往见凶器就拿、见人就打,被侵害人往往是防不胜防,危险性极大。

  三、强化重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的建议

  ㈠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由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综治、卫生、民政、公安等职能部门及街道、村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和分级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派出所基础工作职能,督促和指导基层组织和监护人落实相应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把管控工作做细做实。

  ㈡强化措施,动态管控。继续落实当前的“以奖代补”政策,公安机关与各相关部门、基层组织联动,加强对精神病人的走访调查和风险评估,分层级落实管控措施。加强与卫生等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定期与卫生部门共享数据资源,切实掌握动态信息,动态管控精神病人,对于符合条件的及时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病人库,同时落实精神病人家属、监护人的看护责任。

  ㈢创新管理,群防群管。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一标三实”、“一村一警”等工作上门走访,或利用短信、微信等平台重点宣传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危害性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群众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生活上给予精神病人及其家属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切实减少发病诱因,降低家属监管难度。

  ㈣强化处置,确保安全。在接到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警情后,派出所要立即组织民警带好盾牌、抓捕器、约束绳等必要的装备,按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处置规范进行处置,控制事态,配合患者家属将患者送医治疗,防止恶性案事件发生,确保万无一失。

 

(撰稿人系裕安公安分局单王派出所民警)

 

主办单位:中共六安市裕安区委政法委员会 地址:六安市龙河西路裕安区行政中心七楼
网站备案:皖ICP备12006690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